首页

蕾拉女王S

时间:2025-05-29 00:31:27 作者:静音训练、静音吃饭!这座军营为何要无声? 浏览量:26717

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

他们的营区

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居民生活

武警官兵

一直执行着“无声”的军令

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他们的声音不能超过80分贝

武警上海总队某中队

驻扎在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营区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周围居民的生活

这支部队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取而代之的是手势指令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介绍:

“如果早操下队列口令

声音会比较大

会影响到休息的居民

所以我们用无声口令来代替

我们早操训练时不能踏步

踏步会发出嗒嗒的声音”

不仅如此为了日常提醒大家注意音量

营区大厅、楼梯口等地

都放置了分贝仪

标准是80分贝

人们日常对话音量约是50至60分贝

但稍用力拍手

音量就超过80分贝

而战士们在军营里的所有行为

包括说话、走路、吃饭

都不能超过80分贝

因为场地有限

部队日常训练在30平米的楼顶进行

与附近居民楼的窗户仅5米之隔

正常的突刺训练是喊杀冲天的

可这里的战士们却

只张嘴不发声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说:

“一些新同志

刚下到单位时不适应

感觉被束缚了手脚

但是经过‘老带新’

他们慢慢形成了习惯和自觉”

这份“无声”的坚守

也赢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

从“入沪不入户”到“军营无声”

他们把先辈的精神延续至今

武警上海总队多支部队的前身

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晨

市民们打开家门

惊奇地发现马路边上

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刚下过大雨的街道湿寒漉漉

战士们怀抱枪支和衣而眠

坚决遵守“不入民宅”的纪律

上海战役的见证者回忆:

“我活了这么久

没见过这么讲纪律的”

76年前的先辈们把《入城守则和纪律》

挂在背包上向上海行进

76年后

驻守在弄堂里的武警官兵

也人手一份《军营无声八项守则》

把“入沪不入户”的精神

刻印在心中

从“入沪不入户”

到“军营无声”“军令无声”

变的是时间

不变的

是刻在人民解放军骨子里的纪律

体现了一支军队的优良品格

这种品格

在震天炮火中

也在寂静守护的万家灯火中

  监制丨刘一鸣

  主编丨张聪

  记者丨刘干 赵怡婷 关树声 郑张昀

  刘宇峰 万禹佳 李军学 赵乾

  (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漫评丨战火中的加沙儿童:成长在废墟中的童年

今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制造业焕新跨越行动,积极推进工业“智转数改”,培育省级“未来工厂”试点企业2家,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255家,新增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16个,并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800亿元。

泰国留学生:非常喜欢安徽的文化与美食

大会主论坛上,四组网络文明建设领域代表家庭,以情景演绎形式进行家庭网络文明建设成果展示,并向全社会发出“弘扬优良家风 共建网络文明”倡议。

东西问丨万琳:为何说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之源?

“2024年我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王春英说,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将不断提升。

中国军号上线仪式,现场视频来了!

“20班”的小队员们,几乎第一次和雪照面都产生了“偏爱”,但夏季体能训练、戴雪镜被晒成“阴阳脸”、想家、伤病和站在高处不由自主的恐惧都曾成为考题,一次次试炼她们对滑雪的真心。

客商齐聚广交会 广州口岸迎进出境客流高峰

为打通中职人才上升通道,多地在探索职教高考,这是为职教体系内的学生提供一种高考形式,与普通高考并行,中职学生通过考试可以入学大专、职业本科。职教高考考查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但目前并非在全国统一实施。前述职业本科院校招生处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坦言,目前职教高考实施面临的主要难题是,职业教育门类多,技能考试内容不同,缺乏像文化理论课一样的标准,而且标准制定难度大,兼顾考试的公平与效率是一个挑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